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讀懂我們的身心狀態、訂下每日獨處時間、親子談心時間,才能讓雙方身心都舒坦,親子互動品質也會提升。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每當發現他有一些天賦特質並且感興趣時,請記得多去鼓勵他。
自從小肉包上了小學一年級後,除了每天早起需準備早餐、催趕孩子起床,在時間壓力下不斷地說「快一點!」
我常在想,男人的腦袋是不是只能接收明確指令,特別是關於小孩的事,他們真的無法想很多,偏偏他們又愛說我們想太多。
說到跟孩子鬥智這件事呀!其實在養育小肉包這7年多來,真的覺得他磨練我很多,因為小包不是天生個性就比較順從的孩子
孩子上學後,就會展開團體生活人際互動的學習,最早從幼兒園開始,到了小學仍持續面對與同學相處的考驗。
一次,我搭著公車,公車上有一對母子,媽媽帶著兩名男孩,哥哥大約4歲、弟弟大約2歲,就在他們快抵達目的地時,媽媽順手按了下車鈴。
還記得在小包2、3歲時,每次只要是玩樂都覺得時間太短,遊戲時間結束要收玩具時,甚至會讓他忿忿不平「為什麼!為什麼時間過那麼快?」有次還哭著說:「我要把時間打爛!」
回想起自己的育兒過程,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時,就像是個溺水的人,我出手想相救,他耳朵卻是關閉的,什麼安慰都聽不到,而我自己也跟著不斷不斷向下沉。
小包自小就有很多情緒變化球讓我應接不暇,在與他相處的過程中,我一度很受挫,覺得這孩子怎地雷點那麼多?
有次帶小包去逛街,他看到一雙很可愛的毛茸茸小鴨子拖鞋,當下心動不已,希望媽媽買給他,便用甜甜的聲音說:「拖鞋好可愛耶!」(其實媽媽心裡也覺得可愛)